行情周报 供应紧张局面仍未缓解强化涨价预期;内销用绒碰上外单用绒供需格局松动
来源:
bob综合体育平台
发布时间:2025-10-15 02:05:26
目前,灰鸭绒和鹅绒市场的供应紧张局面仍未缓解,而供需缺口的扩大,推高了整体价格水平。鸭绒受此带动,采购热情继续升温。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贸易商主动推涨的情绪强烈,带动了鸭绒的实际成交价同步上涨,强化了市场的上涨预期。
这一采购热潮迅速压缩了原料端的可用库存,导致原料商普遍惜售,市场流通量骤减。由于供给紧张,白鸭绒价格持续攀升,而灰鸭绒价格也受到联动影响。不过,考虑到前期的涨幅较为迅猛,因此价格进一步上行的空间就相对受到了限制。
近期正进入内销用绒的交货期,却碰上迟到的外单用绒需求,因此市场供需格局进一步松动,而且羽绒服装行业的订货会、供应链对接会等活动也比较活跃。同时受季节因素影响,每批鸭毛的绒子含量有所降低也是导致涨价的因素。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网站当地时间5月31日公布消息称,延长对中国301条款关税的部分豁免。
消息称,当地时间5月3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延长对中国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方面的行为、政策及做法的301调查中的豁免期限。豁免期限原定于2025年5月31日到期,现已延长至2025年8月31日。
公告显示,此次延长豁免是基于对2023年12月29日公告收到的公众意见以及四年审查过程中提交意见的持续评估,美国贸易代表决定,将2024年5月所延长的164项排除和2024年9月新增的14项排除再次延长三个月。
而在164种商品,包括了“填充用羽毛”、“填充用羽绒”和“填充鸭绒或鹅绒的棉质枕头”三项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短期内美国第二次延期豁免相关关税,而且此次宣布时间极为仓促,几乎临近豁免到期前几小时才公布。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反映出美国内部在处理经贸关系,尤其是关税问题上,存在比较大分歧。
今年1—4月,羽绒行业出口持续回升。这其中,羽绒企业不断积极探索新兴出口目的国,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动传统优势产品加速开拓国际市场。
在河北保定雪瑞莎羽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里,羽绒等原材料经过一道道工序成为羽绒睡袋,工作人员忙着将成品打包发往海外。一旁的外贸工作间里,几名外贸员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与挪威等国的客户沟通新订单。
昔日的“羽绒工厂”,变成了现在的“全球卖场”。据介绍,该公司通过白洋淀产业园的培训、招聘等全链条服务,组建专业外贸团队,2025年出口额有望突破600万元。
安徽省六安市是全国著名的羽绒集散地之一,素有“白鹅之乡”“羽绒之都”美誉。据统计,前4个月,该市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羽绒羽毛及其制品货值1.54亿元,同比增长99.3%。
在安徽亚美羽绒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台台分毛机快速运转,巨大的热气流鼓吹着羽绒不断翻涌。工人们紧张有序地为一批重1005千克、货值28.4万元的羽绒进行打包、清点、装车,经过六安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后,迅速出口至越南。
据称,近期我国羽绒出口有所回升,也是企业看准中美双方90天关税“缓冲期”的机遇抓紧出口。不少企业迅速“忙起来”,很多制造企业流水线开启“全力运转模式”。
6月2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 (ISM) 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美国5月 ISM 制造业 PMI 指数连续第三个月收缩,在关税上调的背景下,进口分项指标创十六年新低。
5月,美国 ISM 制造业指数为48.5,前值为48.7。分析称,制造商在5月重新恢复了一些乐观情绪,此前由于4月关税宣布,情绪曾受到严重打击,而乐观情绪的回暖部分映衬了对新一轮关税的暂停。
重要分项指数方面,新订单指数上涨0.4个点至47.6,连续四个月处于收缩区间;生产指数上涨1.4个点至45.4,连续第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价格指数下降0.4个点至69.4,仍位于高位,表明材料成本仍然是生产商面临的大问题。
此外,供应商交货指数上涨0.9个点至56.1,表明交货时间进一步放缓(高于50%表明放缓);就业指数上涨0.3个点至46.8,仍处于萎缩;进口指数大降7.2点至39.9,创2009年以来新低,也是史上最大单月跌幅之一。
5月份的报告中,18个行业里,有7个行业显示活动有所增长,有7个行业收缩。在关税环境一直在变化的情况下,不确定性依然显著,而工厂到目前为止仍然不愿意增加招聘人数。
服装、皮革及相关这类的产品(含羽绒服)行业报告:新订单和原材料价格会出现增长,就业人数出现减少,客户库存较低,而产量、供应商交货、库存、积压订单以及新出口订单等方面的情况没发生变化。这可能表明该行业面临需求短期回暖与成本压力上升的影响。
虽然鸭苗报价仍维持在0.9元/羽,但实际成交疲软,呈现高报价低成交的态势,种蛋成交价仅0.75元/枚,上游养殖端持续亏损。从种鸭养殖、鸭苗孵化到肉鸭屠宰加工,整个产业链各环节都面临严峻的经营压力。
当前屠宰企业在冻品和鸭毛业务上的整体利润持续下滑,同时受成本上涨、疫病防控和环保政策影响,鸭苗投放量被动减少。此外,菜蛋价格跌至历史低位,部分转为商品蛋销售,进一步加剧了上游养殖端的产能去化压力。
由于终端消费持续疲软,另一方面屠宰企业仍维持接近满负荷的生产状态,此前备受看好的鸭爪和锁骨产品已出现订单持续性不足的情况。尤其库存高企的腿肉和胸肉产品,在实际大单出货时普遍采取降价促销策略。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气候报告,近5年间,有80%几率将出现有记录以来“最暖年份”,即这五年中至少有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将超过2024年刚创下的纪录。
根据这份报告,2025年至2029年全球平均气温将继续徘徊在创纪录水平。其中,至少有一年将比工业化前、即1850年至1900年间的中等水准高出1.5摄氏度以上,这种可能的发生几率为86%。
撰写报告的莱昂·赫曼森说,2025年很可能是有记录以来三个最热的年份之一。
专家警告,高温将把地球推向更加致命、更加炎热和更加令人不适的极端状态。极端天气出现的可能性更高:飓风会更强、降雨会更大、干旱会更频繁。
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创有记录以来顶配水平,首次在年度基础上突破1.5摄氏度的升温门槛——在2014年前任何一次五年预测中,这一结果都被认为是不也许会出现的。
尽管报告中指出50℃级别的极端温度在全世界内仍属小概率事件,但接近45℃的极端情况却越来越有可能发生。对于我国来说,近年来40℃以上的高温早已不罕见,四川、重庆、陕西等多个城市气温就曾打破纪录。
美国在原定到期前的最后一刻宣布,再度延长对华301条款中部分商品的关税豁免,涉及填充羽毛、羽绒等产品。此次延长虽仅为三个月,但对我国羽绒出口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剂“缓冲针”,有助于稳定出口订单,缓解企业成本压力。
不过,美国5月ISM制造业PMI继续处于收缩区间,反映出贸易活动仍显著放缓。尽管服装类产品的新订单略有恢复,却面临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就业减少的双重压力,因此中国羽绒企业也需高度警惕外需复苏的“脆弱性”。
2025年或成“史上最热年”,而高温天气将可能直接减少花了钱的人羽绒服、羽绒被等保暖产品的需求,尤其影响冬季销售旺季的表现。消费者可能倾向于选择轻便、多季节通用的替代品,进一步削弱羽绒产品的无法替代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