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5:《2025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的新趋势等)
来源:
bob综合体育平台
发布时间:2025-11-02 15:45:16
猪是指种猪、商品猪、仔猪等的统称。生猪养殖是经过种猪繁育、仔猪育肥等一系列培育和繁殖直到商品肉猪的过程。
从生猪养殖周期来看,新生母猪至生猪出栏一般要经历18个月的时间。母猪出生后一般育肥4个月成为后备母猪,后备母猪育肥4个月成为能繁母猪。而后,能繁母猪妊娠4个月生出仔猪,仔猪育肥6个月成为生猪后即可出栏。

从生猪养殖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由猪饲料、猪用兽药与种猪育种行业构成,生猪养殖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位置,下游主要由牲畜屠宰行业与肉制品加工行业构成,最终产品流向终端消费市场。

目前,饲料生产企业有新希望海大集团等;猪用兽药生产企业有中牧股份瑞普生物等;种猪育种企业有中芯种业、史记生物、加大集团、牧原股份等;生猪养殖行业有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温氏股份等,屠宰、肉制品加工公司有雨润食品双汇发展、龙大食品等。

1978年以前,猪肉生产不发达,猪肉供应不足。全国猪肉年产量较低,导致对市民的猪肉供应实行配额制度,以猪肉券作为分配凭证。那时,猪肉生产依赖于农村千家万户(小农、自给农业),以草、粗饲料和麸皮渣等一些废弃物为主要饲料。主要品种是约克夏犬、伯克夏犬和苏联白犬。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出现大规模工厂化猪肉生产。广东省部分猪肉生产企业开办中外合资企业,引进欧美成套设备和技术,开创工业猪肉生产体系。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城市食品基地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许多城市建立了大规模的工厂化猪肉生产体系,猪肉生产部门发展迅速。1985年,中国第一个猪饲料标准发布,配合饲料、预混料和饲料添加剂在猪日粮中得到普遍应用。与此同时,更多的瘦肉品种如丹麦长白、英国约克夏和美国杜洛克被进口。然而,在此期间,大多数生产者每年贡献500头屠宰猪。同时,政府补贴的廉价化肥可用于增加作物产量,取代猪粪和泥浆。缺乏运输和处理动物粪便的复杂商业技术也导致在作物生产中放弃使用粪便。相反,粪便和泥浆慢慢的变多地被排放和填埋。因此,养猪业的现代化和廉价化肥的供应促进了养猪生产与农作物生产之间的脱钩。
随着猪肉规模化生产的扩大,猪肉生产向集约化、现代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现代育种技术,如分子工具在育种中的应用,以及代乳粉等专用饲料产品,已被广泛采用,以促进猪肉生产的发展。然而,随着工厂化猪肉生产出现饲料资源浪费增加、传染病迅速传播、抗生素滥用、食品安全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忽视猪粪和泥浆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对可持续养猪和作物生产系统的主要威胁。同时,这也激发了对粪便处理和回收技术的重新探索。

随着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肉类市场规模及覆盖消费者群体逐步扩大。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具体政策如下:
生猪养殖是我国的传统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一方面受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水准不断提高和食物消费结构一直在升级等因素的需求强力拉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24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呈上下波动的态势,2024年末生猪存栏42743万头,同比下降1.6%。

生猪产业已经演变成农村居民重要收入来源和城镇居民菜篮子工程重要组成部分而得到政府的强烈推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生猪出栏70256万头,同比下降3.3%。

猪肉是我国消费占比最大的肉类,年需求量较为稳定。2017年之前,我国每年人均猪肉消费量约30千克/人。受2018年出现的非洲猪瘟影响,人均需求量有所扰动,2020年下降至22.72千克/人后开始回升,2024年,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上升至29.38千克/人。

作为第一大生猪生产国与消费国,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在此,将生猪出栏量*出栏均重*生猪均价作为衡量行业市场规模的标准。其中,生猪出栏量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生猪均价采用大中城市生猪出场价格,出栏均重按照120kg/头计算。2020年在猪价大面积上涨的背景下,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2.16万亿元。2024年,受到生猪价格上升的影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较2023年上升至1.44万亿元。

2024年生猪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量排名来看,TOP3企业的生猪出栏量也均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牧原股份出栏首次突破7000万头,温氏股份首次突破3000万头。

从生猪养殖上市企业区域分布情况去看,生猪养殖上市企业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省和四川省,广东省生猪养殖上市企业有温氏股份和金新农,四川省生猪养殖上市企业有新希望和巨星农牧。

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用5-10年时间,基本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生猪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格局,产业竞争力大幅度的提高,疫病防控能力显著地增强,政策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市场周期性波动得到一定效果缓解,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由此可见未来几年,我国国内生猪养殖出栏量将逐步提升,以提升国内猪肉供给,以此来实现猪肉自给率的提升。除生猪出栏量,生猪养殖的周期性波动仍然是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不可忽略的主要的因素,参考2018-2022年第四轮猪周期价格的变化,前瞻认为预计至2030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超2万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在的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生猪养殖行业未来...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2025年全球锂电池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市场最具竞争力【组图】